本书以现代汉语的反预期范畴及其表达手段作为研究对象,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模式,以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指导,结合互动语言学、认知语言学、语法化等相关理论,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对宏观的梳理,建立了预期范畴系统及分类层级。在此基础上,重点从反预期范畴的表达手段入手,考察各种表达手段的典型个案进行句法、语义、语用功能、语篇、语体分布以及演化等方面的内容的研究。
刘焱,女,200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,获博士学位。现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。
目 录
第一章 绪 论 / 1
第一节 选题依据、研究内容与研究理论、方法 / 1
第二节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/ 3
第三节 语料来源 / 18
第二章 信息与预期 / 20
第一节 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 / 20
第二节 信息的心理倾向——预期 / 34
第三节 预期与临近范畴 / 66
第三章 反预期范畴的语义— 形式系统 / 78
第一节 反预期范畴的语义基础与类型 / 78
第二节 反预期表达手段 / 88
第三节 反预期与临近范畴 / 127
第四章 话语标记反预期表达手段研究 / 132
第一节 “你不知道”共时研究 / 132
第二节 负面认识范畴表达式的语体语用研究:“你不知道”及相关问题 / 143
第三节 “你不知道”话语场景、功能及互动影响 / 157
第五章 副词反预期表达手段研究 / 185
第一节 “恰巧”“偏巧”“不巧”对比研究 / 185
第二节 副词“尽管”的语义、语境及词汇化 / 203
第六章 反预期构式表达手段研究 / 216
第一节 预期类型对“亏+S”构式的语用制约 / 216
第二节 预期对“好好的”相关构式的影响 / 236
第七章 反预期复句表达手段研究 / 253
第一节 连词“尽管”的语义、功能及演变过程 / 253
第二节 复句“说是S1,S2”研究 / 271
第八章 结 论 / 283
参考文献 / 287
后 记 / 319
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权威成果,聚焦现代汉语中独特的反预期现象,系统梳理其范畴与表达手段。全书九章环环相扣,从理论界定到分类,再到对话语标记、短语、构式、复句等典型表达手段的深入剖析,涵盖句法、语义、语用、语篇、语体分布及演化等多个维度。本书不仅填补了反预期范畴研究的空白,还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,是语言学研究者、汉语学者及相关专业师生的不可或缺的学术著作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会员家 | 书天堂 | 天猫旗舰店 |
![]() | ![]() |
微信公众号 | 官方微博 |
版权所有: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(GROUP) | 纪委举/报投诉邮箱 :[email protected] 纪委举报电话:0773-2288699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: (署) | 网出证 (桂) 字第008号 | 备案号:桂ICP备12003475号 | 新出网证(桂)字002号 | 公安机关备案号:45030202000033号